Login
媒体报道
你的位置: B体育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同行眼中的一亩田:懂速胜的互联网格局战术风险也在放大

2024-04-07 23:16:57

  同行眼中的一亩田:懂速胜的互联网格局战术风险也在放大出差几天一路上朋友圈都是一亩田的消息,回北京后,作为农业B2B同行也说下我个人对一亩田的看法。我个人跟农业打了12年交道了,但看了一亩田后,才让笔者实实在在的理解互联网运作。

  最早知道一亩田是2-3年前,那时候百度上搜索任何农产品信息,第一屏都有一亩田提供的醒目报价,当时问了百度的朋友才知道,那是百度阿拉丁计划(就是09年百度推出的框计算的延续产品),也得知一亩田是百度的人出去做的,那时候就认为他们的资源实在太牛了!农产品价格这块都被一亩田垄断了。

  随后也曾想过向一亩田学习,以价格为导向为三农服务,但认真研究一亩田后发现,站内报价基本都是由农村经纪人提供的,但经纪人相互为了竞争拉拢客户会虚报价格,这点上又跟别的行业不同,大宗的农产品基本都是面对面交易,所以通常情况是网上虚报压低价格来拉客,当面再提高报价,这在农产品市场中很常见的手段,而获取真实的价格成本极高,因为农产品不是标准产品,规格太多,价格浮动变化又快,就算有真实价格,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弄不好反而会得不偿失(比如网上报价不准确,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市场引导,甚至导致某个地区出现滞销),所以当时也放弃这个想法。

  但一亩田的做法是获取用户第一,在互联网操作逻辑上,先不定性这种做法如何,但从用户获取角度而言,这是速胜战术,当然后遗症也很明显。

  再次听到一亩田是2015.05.18,看到新希望和一亩田战略合作的新闻并提到2014年一亩田交易额达到100亿。当时觉得很诧异,然后自己做了下调研工作。

  我当时在页面选择了一个供应18CM+的旱黄瓜的信息上,做了求购操作,数量填写了1199斤,系统自动就生成了求购订单,并在站内神农图中展示了我的交易数据(我最开始测试用的199斤,但一亩田的系统很智能,会自动过滤订购数量过少的求购意向)

  不知道这个18cm+的旱黄瓜,是不是一亩田的技术测试数据生成出来的?反正我采购后交易量就出现在当天的实时交易中了,为一亩田贡献了几万元的交易(GMV)。

  指的是用户拍下订单的金额(包含付款和未付款的部分),都作为GMV数据,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也就是说只要你下了订单,生成订单号,就算了GMV。

  而阿里巴巴的上市招股说明、京东的季度财报、以及亚马逊的财报,都是按照GMV来计算交易的,也就是大前提是生成订单!

  一亩田所说的年交易额100亿,其实是完全可以解释清并说的通的,所以说一亩田确实是一家很懂互联网公司。

  笔者自己运营的平台是按电话效果付费的,每天会有超过200个客户通过我的平台致电经纪人咨询购买大宗农产品,而平均一单的意向交易额都在10万元以上,偶尔也有千万级的订单,保守的按10万算,10万*200通电线年前,笔者个人就是家年交易额(GMV)近百亿的公司创始人。

  日前,一亩田市场副总裁李国训直接展示了后台交易数据为公司正名,并称一亩田网站确实还有一些产品和数据不够完善,现在仍处于测试阶段。

  85后年轻人,四年前创业,目前员工3000人,每日帮助农民实现交易额3亿元。然而与赞誉、惊叹相伴而来的却是强烈质疑。

  对此,李国训称这些“诡异的数据”其实是产品Bug。他解释说一亩田线B交易只有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公司一直在升级产品,APP平均每两周迭代一次B体育官方网站,版本数多达100多个,每次新版本工程师都会发布一些测试数据。PC网站更新相对较慢,还是去年6月份的版本。即使是现在,一亩田APP和网站依然还可以发现不少Bug,这一情况将随公司技术实力增强而不断改善。李国训还特意强调,因为前台展示的数据和后台交易数据完全不同,因此Bug数据并不会影响交易。

  据了解,一亩田的商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帮助采购商找货源。其线上APP为农产品生产者和批发商、采购商提供供求信息服务,线下为双方提供交易撮合活动,不仅解决了农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由于一亩田同时担任第三方资金担保平台,交易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也由此找到出路。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