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媒体报道
你的位置: B体育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关于全省统筹培育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议

2024-03-09 21:11:22

  贵代表团在省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省统筹培育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议》(第612107号),省会在会议后交由我厅进行办理。我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除自行深入调查分析外,还与省农工委王宏良主任一行于2018年5月22日-24日到东方市和乐东县开展现场调研,调查了解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有关情况,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现答复如下:

  发展品牌农业,是实现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打造优势产业和经济王牌的迫切要求。为贯彻落实省委刘赐贵和沈晓明省长关于“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品牌”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农产品公用品牌在打造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提升农业整体效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结合国家农业农村部关于“2017年品牌推进年”的重要工作,省农业厅认真履行职责,在起步晚、发展慢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调整优势产业发展,整合各方资源,有效推动全省农业部门开展农业品牌发展,通过上下发力,部门合作,我省农业品牌逐步迈入农业品牌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工作的通知》(农办市(〔2010〕19号),明确了培育农业品牌的重要意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农业品牌工作。农业品牌建设于2013年载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写入中央1号文件。2014年5月,习总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团队,研究编制了《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报告》,并于2014年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并指出:“品牌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探讨如何培育经营我国农产品品牌重要路径的研究报告,正式向全国吹响了农业品牌发展的号角。从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农业品牌”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系列农业品牌大型展销博览会,并将2017年确定为“品牌推进年”,将2018年确定为“质量年”等,有效推进全国农业品牌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批如“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等农产品知名品牌。

  为认线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农业工作特别是农业品牌工作,专门制定下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琼府〔2013〕70号),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品牌的发展方向、目标、要求及具体措施。根据《意见》要求,省农业厅积极主动,迅速组织和指导全省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并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文昌市和澄迈县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品牌农业推进现场会”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暨品牌农业推进大会”,大力推进我省农业品牌发展。省政府在2014年-2018年期间,每年预算一个亿的奖励资金对农业品牌建设工作予以奖励,并制定了《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琼财农〔2014〕846号),其中每年安排给省农业厅奖励资金6000万元,重点对农业系统上年度开展农业品牌工作突出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研院所、市县政府进行奖励,通过奖励政策,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建品牌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创建出一批如“琼中绿橙”、“三亚芒果”、“桥头地瓜”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下半年,省委刘赐贵到儋州调研黄皮产业和到澄迈调研桥头地瓜产业时,强调要做大做强热地特色高效农业。沈晓明省长到五指山调研茶叶产业时,强调要加大力度,做大特色农业品牌。时任省政府副省长何西庆多次主持专题会议,要求整合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创建一批冠名“海南”的省级公用品牌,做大做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张“王牌”。省农业厅先后下发了《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17年海南省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计划》、《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切实推进“三品一标”发展的意见》及《关于开展农产品品牌调查及推荐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并下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7〕181号),计划用3–5年的时间,对海南原有500个农业品牌进行资源整合,培育创建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30个(含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认定海南省名牌农产品50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5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00个、绿色产品70个、有机产品30个、地理标识农产品50个),实现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总产值占全省农产品总产值50%以上,并在全省牵起打造农产品公用品牌的热潮。

  近年来,省农业厅积极主动,整合现有资源,按照“政府引导、协会主体、企业主唱、专家评选、社会共享”的原则,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依托,以海南名牌农产品认定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以全面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农业知名公用品牌,引领提升海南农产品的市场公认度、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竞争力,努力开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格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品牌建设精神,省政府专门制定并下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琼府〔2013〕70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7〕181号)等文件,多次组织召开全省市县长农业品牌工作培训会,为全省农业品牌建设做了重要部署和指明方向,也为各市县长灌输强有力的农产品品牌意识和理念。省农业厅制定并下发了《2017年海南省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计划》、《关于切实推进“三品一标”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农产品品牌调查及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多次组织召开全省农业部门负责人关于品牌工作会议,提出明确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要求,指导各市县大力培育和创建农业品牌。农业主管部门每年利用各类技术培训机会,组织2-3次全省农业品牌创建培训,指导各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加大引导,大力培育和创建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厅等多层次、全方位的部署和引导,从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到生产企业等,品牌创建意识明显提升,同时也创建和培育出一批批农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及区域公用品牌等。

  (二)品牌资金奖励,推进农业品牌快速发展。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品牌建设,在我省品牌农业起步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于2013年决定每年安排1亿元,分别奖励农业、渔业及林业等三个方向的品牌建设,其中农业品牌每年6000万元左右,奖励标准化农业、龙头企业、“三品一标”农产品、名牌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宣传营销等方面的品牌建设。通过几年的奖励政策,全省超3000多个品牌农产品获得奖励支持,品牌农产品成倍增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品牌效益明显见涨。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5个,中国驰名商标 12 件,海南省著名商标 83 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61个。规模以上品牌农业企业达到1095家,建成48个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8个供港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挖掘地方特色,优选高效特色品种。品种的好坏是农业品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省一方面对本土地方特色产品的品种进行保护性种植(养殖)或研发后有较强商品经济价值的进行商品种植,如种植类荔枝的紫娘喜、无核荔、大丁香、新球蜜荔等品种,黄皮的大鸡心、小鸡心、无核品种,如养殖类的文昌鸡、白莲鹅、五指山猪、海南黑猪、加积鸭、东山羊等优质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发展,我省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以及农业企业先后从、马来西亚、菲律宾、夏威夷、巴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引进商品价值好、产量高、品质好、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品质,比如:台农系列芒果、和夏威夷引进的火龙果、福建引进的红心柚、马来西亚引进的水晶蜜柚、引进的黑金刚和大叶红莲雾、和巴西引进的香蕉、引进的台农16和17菠萝、广东引进后改良的绿橙和福橙、和夏威夷引进的香水柠檬和尤里克柠檬、引进的番石榴等。根据市场需求,通过挖掘地方特色、保护区域优质、优选培养新品种等,为农业品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强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持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既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就必须按照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近年来,省农业厅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政府的部署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组织企业创建省级和部级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截止2018年上半年,省级热作标准化示范园147家,部级热作标准化示范园63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36家,部级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5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3个。

  (五)加强产品认证,借助平台发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简称三品一标)是农业农村部主导的农产品品牌,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按照农业农村部相关管理办法属于农业农村部官方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遵循的是《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属于社会第三方认证,因此农业农村部开展的有机农产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出资注册的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并由该中心组织开展全国农业系统的有机农业发展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各省市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开展本省市自治区“三品一标”工作。省农业厅按照农业农村部认证与监管工作部署,从2013年开始,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大力开展“三品一标”业务培训、标准推广和产品认证工作。截至2018年6月,全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61个,比2013年增长65%,因有的企业证书到期未复查换证,目前有效证书527个;绿色食品累计认证53家企业96个产品,有机农产品累计认证4家11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4个。通过积极组织实施“三品一标”认证,使我省地域特色的地理标志公用品牌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大步踏入农业农村部在国家层面打造的农业品牌平台。

  (六)构建标准体系,打造省级品牌。一是编制《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规划》(2015-2020),印发全省各有关单位和市县农业主管部门,指导市县品牌农业发展。二是制定《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流程》、《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设计和发布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志(LOGO),并在省知识产权局登记保护,开展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三是委托中国热农院、海南省农科院、海南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从2014年开始制定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准,目前共编制印发了具有海南热带特色高效的莲雾、芒果、香蕉、菠萝、绿橙、海南猪、东山羊、白莲鹅、文昌鸡等40个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准。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体系基本形成,2015-2017年共评选认定75家企业的94个产品为海南名牌农产品。

  (七)开展营销推介,占领品牌市场。为不断提升我省农业品牌企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省农业厅每年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国内由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农交会、湖北武汉的农博会、广西的东盟博览会、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博览会、农业农村部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展销推介活动,在全国性的交易会上,多数企业的产品被评为最佳农产品奖和金奖,企业产品提升了价值,产品现场销售和签到订单及意向合作均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2015年西安绿博会上,我省白沙绿茶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终身荣誉奖,允许以后免费续展免费长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全国获此殊荣的企业仅有六家。从2017年开始,海南冬交会以农产品品牌为主题,全力打造品牌一条街、品牌长廊、品牌特色综合馆等,成功举办中国农业品牌高峰论坛等。通过各类展销使得我省农产品品牌在国内影响力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产品效益越来越明显。

  (八)整合现有资源,全力打造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从2018年开始,省农业厅整合现有结余资金和部分品牌农业发展资金,一是正在实施海南省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2018-2022年)规划编制,谋划和指导未来3-5年全省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二是正在设定海南省农产品公用品牌LOGO,依托社会第三方设计统一的海南省农产品公用品牌LOGO标志,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征集或征求公众意见,选定海南统一的农产品公用品牌LOGO;三是正在开展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配套体系建设,根据2018年建设目标,市县推荐及处室意见,选定10个农产品,拟定公开采购实施计划,通过公开采购,委托3-5家第三方品牌策划机构,帮助打造10个区域公用品牌,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LOGO、统一管理、统一追溯”五个“统一”实施,建设内容包括产品调研、品牌规划、生产标准、质量标准、LOGO设计、标尺管理、包装设计、储运标准、防伪设计、质量追溯及运营管理建议等;四是正在加大农产品公用品牌宣传推广,利用《绿色农业进行时》栏目增加品牌宣传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活动报道,加强与人民网、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媒体合作,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委托第三方开发海南省公用品牌公众微信号,整合全省“三品一标”认证企业信息查询、公用品牌查询、品牌建设情况等信息,以及平台维护等工作。引导市县结合当地实际,农产品时令节点,开展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投放机场、港口码头、高铁、高速路等固定宣传广告,提升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声誉。

  (一)品牌意识淡薄,知名品牌偏少。多数农业经营者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本企业农业品牌发展的长远认识不足,没有完全从产量到质量到品牌的认识,部分企业创建农业品牌自身措施不够得力,没有制定本企业的相关方案和开展企业的农业品牌申报工作,并且担心按照品牌标准生产和管理会增加生产成本,申报农业品牌产生申报费用等等,虽然近几年省农业厅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工作培训、标准推广和产品认证工作,但因市县农业部门没有“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我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速度还不够快。

  (二)政府参与过多,企业行为过少。省和市县两级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在转方式调结构,引导农民走产业化路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为政府部门参与过多,使不少农民、企业产生了依赖心理,由于政府过多地参与了农产品生产经营,部分企业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和如何经营自己的企业品牌,缺乏主动意识,部分企业都是在政府高额的奖励资金激励下被动的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三)重品牌认证,轻品牌经营。部分企业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只知道概念不知道内涵,看到别的企业通过了三品一标认证,或者是政府部门要求进行三品一标认证,自己才跟风认证,简单的认为像申请注册商标一样,提供申报材料即可,而没有真正的按照标准来组织生产,按照质量体系建立各种制度,缺少品牌的内在要求。

  (四)出现各自为政,呈现“小、散、弱”现象。一是品牌数量较少,缺乏具有较强市场占有率、竞争力、认可度的响当当知名大品牌。二是基地规模小而散,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还较低,难以达到名牌评比的基本条件。三是品牌整合滞后,存在“有品无牌”、“一品多牌”、品牌“乱、杂、弱、小、散”现象,品牌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品牌培育保护和发展机制不健全,部分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不强,信用惩戒机制不够完善,农产品的假冒伪劣事件时有发生。

  (五)品牌运作欠缺,宣传力度不大。除了部分效益较好的加工企业外,多数种养企业规模较小,小农思想严重,对企业文化和企业产品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层面对区域公用品牌和龙头企业品牌开展公益宣传也比较欠缺。

  (一)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农业品牌整合发展。按照“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要求,加强对农业品牌融合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指导不同类别和层级的农产品品牌找准定位。把重点农产品企业的重点产品,特别是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高附加值、高创收、高效益、低能耗的产品,优先列入农业品牌整合发展规划,强化品牌经营的整合与规模扩大,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品牌资源潜力,丰富品牌内涵,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二)推进标准化生产,夯实农业品牌整合发展基础。按照“严格管理、规范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思路,建设一批品牌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完善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促进标准化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有效对接。加强已建成的基地监督管理,进一步深化标准推广应用、农民生产技术培训、基地产品质量监管等建设内容,提升基地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落实发展优势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标准认证、基地和产品绿色标志认证,逐步实现基地培育品牌、品牌促基地发展的良性循环,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把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培育名牌产品,提高我省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促进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槟榔、肉类、罗非鱼、益智、椰子、咖啡等特色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品牌生产,加大对发展品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在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等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生产加工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创新,培育做大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品牌产品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与加工格局,促进品牌产品产业规模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抓好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增强农业品牌整合的科技支撑。依托现有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完善良种良苗繁育体系,着力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科技攻关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攻关,大力开发品牌农产品研发平台,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出台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科技人员、人才向企业流动,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项目为纽带,组织项目集成与攻关,发挥企业的创新组织和管理能力,逐步创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新局面。

  (五)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品牌带动力。在壮大、嫁接改造一批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鼓励和吸收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进入农业领域,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的龙头企业。继续帮扶龙头企业做好名优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及各类名牌产品申报服务工作,提高其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加强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农业企业职业经理人,探索农业品牌经营和经营农业品牌的新路子。重点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鼓励他们以资金、技术等形式,参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开发。重点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强品牌带动力。争取金融部门在资金上给予融资便利,保证龙头企业在收购、加工、营销等环节上的资金需求。组织专业的农业合作社,吸纳当地众多分散的农户,入股龙头农产品企业,同时,建立专门的机构,作为区域农产品品牌的经营主体,组织、引导、帮助和吸纳区域内更多的农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引导农户、涉农机构加入到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

  (六)整合农业品牌资源,做大做强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坚持先易后难,率先将现有符合创建条件和标准的农产品品牌列入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规划,率先开展创建行动,努力形成整合一批、创建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坚持问题导向,以省域或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为重点,将有品无牌、一品多牌或 “乱、杂、弱、小、散”的品牌整合统一为省域或区域性公用品牌,增强品牌整体合力。坚持明确主体,重点引导产业内原有各个协会整合组建省级产业协会或培育新的省级产业协会,开展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和管理。坚持统一标准,着力打造公用品牌建设“五个一”管理体系,即设计并注册统一的品牌标识、品牌宣传语、品牌图案,制定一套农产品公用品牌产品标准,制定一套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立一套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制定一套公用品牌管理办法。

  (七)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以质量塑品牌,以品牌促质量。以农林牧渔业生产基地为主体,广泛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Bsports体育,重点查处违禁农(兽)药生产、销售、使用等违法行为。建立完善检测机制,加大产地和市场检测力度,建立监测结果通报制度和质量诚信体系,促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加快实现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查询、可防伪、可追溯。

  (八)加大宣传营销推广,扩大农产品公用品牌声誉。大力实施海南省农产品公用品牌营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推介”的原则,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标识(LOGO)、统一宣传,塑造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整体形象。深入挖掘品牌资源潜力,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拓展品牌外延,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坚持线上线下并重,通过全国大型农产品交易交流会等平台和展示展销中心、连锁店、主流超市、电商网络等渠道,加大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宣传与推广。扩大电视媒体、报社、政府网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推广。

  (九)实行动态管理,保障农产品公用品牌有效延续性。加强品牌农业企业信息库建设,将审定同意授权使用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的生产经营主体,按照不同的行业、品种、影响力、品牌价值等进行分类,依据其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声誉等,建立实时状态的品牌生产经营主体数据库,加强对品牌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跟踪动态管理,实行社会监督,提升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的公信力。依托省级产业协会具体负责管理和指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海南农产品公用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公用品牌使用准入退出机制,对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行为的经营主体,强制其退出农产品公用品牌使用。严厉打击未经授权或许可擅自使用公用品牌行为,坚决维护公用品牌形象。

  以上是我厅的答复。非常感谢您对海南农业的关心、支持及厚爱,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厅将根据您的建议,继续加大海南农产品品牌建设,争取整合现有资源,创建和培育一批管冠名“海南”的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