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助推通州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区农业品牌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曾涌现了西亭脆饼、石港乳腐、二甲蓝印花布B体育、二甲葡萄、以及骑岸大方柿等一系列名牌、地理标志产品 。但是不可否认,我区农业品牌创建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存在创建农业品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实力较弱,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缺乏后劲 ,农业品牌种类单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引领不足、品牌产品市场份额小,农业品牌的整合与传播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为此,建议全面加强我区农业品牌化建设,助推通州城乡融合发展。
一、通州要充分发挥现有“三品一标”认证品牌和认可度较高的农业品牌有利条件,擦亮老品牌,培育新品牌,继续加大力度培育与孵化一批农业精品品牌。努力打造若干个国内、国际知名的农业品牌。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满足差异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
二、持续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促进乡村文创、旅游、电商、康养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乡村文创在推动城乡和产业融合互动、促进体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新转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初加工及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设施设备补助上用足省市政策,整合区级配套政策资源。
三、优化结构,整合品牌。重点围绕全面提升通州东部区域特色杂粮、精品蔬果、区域生态涵养;通州北部区域大米及旅游文创等优势产业,注重打造高端农业品牌。加快引导各类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资本,通过品牌注册、培育、保护等手段,创建自身品牌,着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新型农业产业。
四、挖掘农业品牌内涵。挖掘我区农业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农业品牌显得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用文化支撑品牌。同时,要保护和宣传好传统农耕文化,让乡愁有型、有色、有温度、有品位。农产品要注重“里子”,但也要做好“面子”,注重产品包装设计,不断延展农业品牌的创意空间。
五、加强品牌宣传推介。通过参与南通主城区、对接上海市区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农展会、产销对接会、农产品推介会、带货直播活动等,大力宣传推介通州特色农产品。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新媒体等多种促销手段,宣传农产品品牌,拓宽产品产销渠道,尽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通州农业品牌新格局,助推通州城乡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助推通州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龙头企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载体,以各类线下农产品展销会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新媒体为平台,以创建国家名牌、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二品一标”认证为重点,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拳头产品,打造区域品牌。2021年我区绿色食品面积达5.737万亩,有机农产品1098亩,新增南通市农产品精品品牌18个。
一、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我区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培育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为目标,制定一系列“二品一标”发展奖励政策。(一)对申报绿色农产品种植业主体,获批一个种植业绿色食品奖补2.5万元,一个加工类绿色食品奖补3万元,对省认定的有机农产品,认证产品面积达到300亩奖补4万元,在此基础上,同一主体认证产品每增加一个增加奖补1.5万元;(二)对新获准注册农产品商标,每个奖励0.2万元,每个申请主体限制奖励1个商标;(三)对入选省市级名牌农产品品牌目录的,每个品牌分别奖励经营主体1万元、0.2万元。(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加优质农产品评鉴获得金奖、银奖、优秀奖分别奖励,国家级1万元、0.8万元、0.5万元,省级0.5万元、0.3万元、0.15万元,市区级0.3万元、0.2万元、0.1万元。
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一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我们将加强对产品有特色、科技创新能力强、对农户带动作用明显、成长性好的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其向农业龙头企业晋级。今年,拟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指土地、厂房投入)3%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项目奖补不超过300万元;农业企业新增生产用设施设备,按新增总投资额1/3进行项目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二是强化规模农业项目建设。利用各种载体,推介通州农业,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农业,力争全年投入规模农业项目资金超20亿元以上。重点招引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强的加工项目、观光农业项目、植物工厂项目、数字农业项目。进一步集聚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高端设施、农业园区、种子种苗、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子商务、农村金融保险等领域。
三、部门协作,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区农业农村部门协同市场监管局做好商标注册相关工作,协同开展商标注册程序培训、政策奖补知识解答。依据农产品区域品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认证标准,积极在各类史籍中发掘农产品人文历史渊源,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赋予人文内涵,展现人文地方特色。目前骑岸大方柿”已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和市场监管局计划共同推举“刘桥螃蟹”、“新联螃蟹”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
四、多领域广泛宣传,加大品牌农产品推介力度。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销售联动和整合。在南通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江苏农产品上海展销会、江苏特色农产品展销会、苏韵乡情(南通)专场推介会等活动上大力推介通州品牌、特色农产品;和通州游客人流密集的知名旅游景区洽商,在特产销售区搭建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在农业农村局官方微信不定期采用各地农业特色产品推介文章;举办通州好大米”评比活动。从2020年开始,通州区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好大米”评选活动,引导经营主体增强农产品质量意识、品牌意识。逐步打造通州大米区域品牌,促进粮食产业做大做强。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生产、加工到营销全过程,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理顺管理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提高建设水平。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建设机制,整合管理资源,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做到科学施肥用药,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努力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